close

初次聽孫建築師的演講,
講的主題是『建築氣候、生活型態與智慧家』,
這個題目相當實際也非常貼近生活。我們常常聽到一句話:「相信老祖宗的智慧」,話雖簡單,但內容確很值得我們去探究。譬如古代沒有冷氣及暖氣,但房子確能終年保持冬暖夏涼,為何會如此,其實很簡單,主要是注重建築物本身的構造,然後再搭配其座向便可以塑造出具有智慧的生活住所。

 
台灣的都市景觀,最令人詬病的是沒有美學可言,建商為了利潤,往往就是先蓋了再說,而且也毫無設計感及實用性,住戶在買房子的時候,有時也是矇矇懂懂,加上長久以來也已經習慣如此,人們對建築其實很少有人會去挑剔。此外,若是有人要蓋自己的房子,也是隨隨便便請人「設計」,美其名是請人設計,但實際上可能是請承包商自己畫,或是請人東抄抄西抄抄,才會形成如此的建築亂象。
 

為什麼台灣人不習慣請設計師來設計房子,因為台灣人常會說,請建築師的費用很貴。其實請設計師的費用一點都不貴,孫建築師說了一句很有趣的話,他用一個比譬喻,你要看病會給藥房看還是給醫師看,當然是給醫師看,因為他會用儀器,所以你要蓋房子當然要找建築師,才是正確之道,或許一開始看起來費用很高,但整合起來,給建商蓋可能未來在蓋完之後,要多加鐵窗防盜、裝窗簾防曬、裝冷氣防熱,通風不良要加抽風機等等,雜七雜八的費用反而比建築師蓋的費用還要貴,而且住起來也不夠LOHAS所以建築師的費用其實一點也不貴,其實認真去思考他的答案,真的不無道理。

在台灣一眼望去,都是四方形的火柴盒建築,而且每戶人家都會加上鐵窗,好像變成不裝都不行的情形,這種「時尚」,真的需要被好好的檢討,大家比的可能不是建築感而是鐵窗的造形,你是方的,我就來搞個長的,或是加厚,或是變材質,大家在比的是這些東西,而不是建築本身,其實除了檳榔西施之外,台灣的鐵窗也是可以揚名國際吧,或許來個鐵窗博覽會,我們應該可以奪得冠軍,唱首歌也許很適合, “We are Champion” 
 

其實智慧建築可以從三個條件評定,符合這三種條件就是一個很好的智慧建築:

1.反映出亞熱帶台灣氣候條件的造型

2.符合使用者需求的空間

3.表現環境永續的設計內容 
 

他講了一個有趣的故事,有人拿了德國的房子樣式圖片來請他設計會呼吸的房子,客人以為這種房子在台灣會很時尚,其實他是怕的要命,因為孰不知這種會呼吸的房子的造型,會因為牆壁的磚有綘隙,而使小蟲子爬進去,所以這種會呼吸的房子不適合台灣的環境,因為很多人都不知道蓋房子要遵循一些氣候環境的法規,不同的緯度有不同的建築設計,不能夠拿高緯度的房子到低緯度的的地房去建蓋,反之亦然,不然會發生很多的笑話以及危險。

孫設計師正在進行綠建築運動的推廣,這種綠建築設計指的是在建築生命週期當中(PS:建築生命週期指的是由建材生產到建築物規劃、設計、施工、使用、管理及拆除之一系列過程),消耗最少地球資源,使用最少能源及製造最少廢棄物的建築物,簡單地說:「所謂綠建築就是生態節能減廢健康的建築」。為何要推所謂的綠建築,其實從「明天過後」這部好萊塢科幻片可以讓我們有一點省思,溫室效應及地球暖化造成環境的大變遷,進而造成人們的浩刧,人們可以說是地球內的毒瘤及癌細胞,因此綠建築的推動在世界各國已蔚為風潮,而且克不容緩。  

 台灣的建築雖然令人失望,但其實也不用太過卑觀,台灣目前有很多如孫設計師的年輕設計師在推動符合綠建築的運動,例如:在宜蘭的黃聲遠所推動的宜蘭厝等。有這些設計師默默的耕耘,若再加上地方政府單位能夠真正支持,台灣的地面景觀,其實是會慢慢改變的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huangkuolin 的頭像
    chuangkuolin

    文創豆瓣醬

    chuangkuo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