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次認識寶藏巖,是在上班途中一次偶然的際遇之下,看到捷運報介紹的內容,才讓我想去探索它的文化DNA 

雖然租房子在新店,但以前卻從沒不知道台北有這麼特別的地方,有點汗顏。與汀州路公館的繁華市集不同,寶藏巖它躲藏在喧鬧的巷內,然而走到巷子的盡頭它確是依山傍水,非常特別,難怪紐約時報
(New York Times)Discovery都特地體驗這個地方的特殊文化,進而向世人報導。寶藏巖一直有著「台灣的調景嶺」的稱號,想到香港調景嶺,大家應該就會有老兵的印象產生,另外可能就會聯想起以前的歷史擺蕩,不來到這裡,你不會有很深的感受,因為這裡還可以看到經歷歲月洗鍊的痕跡。 

來到
寶藏巖第一個要找尋的不是Discovery介紹的「寶窩」這間具特色的店,而是要尋找一大排的綠色郵件信箱,因為從未看過信箱有那麼一大串的排列,有點神秘,也有點新奇,有點不合邏輯,但確非常實際。會形成這麼具特色的排列原因,乃是因為這邊有的房子一開始並不是合法的,才會有著之一號、之二號等等的信箱,藉由原有的信箱號碼,慢慢地衍生其他的信箱號碼。這種共生的生活模式,其實讓我非常羡幕,因為都市的生活已經不復見這樣互信及扶持的生活了。生長在宜蘭鄉下的我,非常懷念以前夜不閉戶、鄰居間相互照應的生活,我給你借醬油、你向我借塩巴,彼此都希望彼此的生活能過得去,並不求所謂大魚大肉,山珍海味之平凡生活。  

寶藏巖的建築非常具有特色,當你穿梭在其中的時候,你可能已經不知不覺的腳踏別人的屋頂了,這在一般的聚落也很少見,從這種建築的形式去思考歷史背景及人文觀照,或許你我會有更深刻的人生體會。與現代建築比較,這裡的確是可以用亂一個字形容,然而亂就是不好嗎,這也未必然,隨著
時間刻印的軌跡,聚落的印痕慢慢的浮現,聚落的住戶也一一別離,曾問一位居住在這裡的老榮民,所得到的答案是這裡是我的根,我的家。他們的心聲,或許應該要讓更多人聽到,政府的拆遷與改建政策搖擺不定、苦了的是居住在這裡的居民,存廢之間的問題,也一直被討論,或許未來的藝術家駐村所,可以免除原有建築被拆除的命運,然而這些原來住戶的
安置問題,政府是否真正的顧及到了,文化藝術村或許是這個部落的重生,但是否也是一個死亡。綠色的郵箱被我找到了,「寶窩」也在修建當中,而我也踩在別人的屋頂上拍攝消失中的文化,這種消失是一種進行式也許也是未來式。然而,僅管外在的喧鬧爭議沸騰,寶藏巖確仍安靜的躲在深海的角落,宛如一顆被人遺忘的珍珠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huangkuolin 的頭像
    chuangkuolin

    文創豆瓣醬

    chuangkuo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