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新店租屋已有二年半的時間,由於租在小巷子內,這裡安靜的生活品質是讓我想繼續租下去的原因,轉角的巷子有個福德里里長辦公室,不,應該是鐵工廠兼里長辦公室,這裡平時和一般的鐵工廠沒啥不同,不外乎就是工人焊接鐵窗的聲音,老闆接聽客戶電話聲,要不然便是里民來訪的寒喧聲。 然而星期日一到,裡面的主角不是工人而是小孩,工具不是鐵槌、焊槍而是大小提琴及指揮棒,敲打鋁門窗的隆咚聲瞬間幻化成優雅的弦樂聲,當你身在工廠外頭的遠處時,你肯定會有一個錯覺產生,絕對會以為你是接近一場戶外演奏會的表演場地。
路過這裡的人,沒有人不會對這個場面有所好奇,汽車駕駛及摩托車騎士會減速往內看,行人則會放慢他們的腳步,甚至站佇於工廠門前,雙眼呈現驚奇狀,口舌乍開並直呼神奇,怎麼會在這個地方演奏,其實我的想法及神情和他們是沒有不一樣的,你會很難想像大小提琴居然會出現在這麼不協調的地方,因為他們似乎是屬於高級的演奏廳。
外頭的家長,每當他們的小孩在進行演奏練習時,那種望子成龍、望女成鳳的表情,似乎是台灣家長對於兒女的期盼之最佳寫照,或許有人當時在想,我的兒女如果有一天是另一個馬友友那該有多好,或許也有人在想,其實他們快樂就好了,因為他們相信,學音樂的小孩不會變壞,或許也有人想著,未來他們的職業有著落了,因為他們將來將會是音樂老師。
轉個場景,工廠裡的小音樂家,演奏時之神情個個不同,不過每個人的專注精神是凝結的,似乎正在與音樂談一場轟轟烈烈的愛情。有人在這裡已經練習了四五年,而有人才剛開始他們的音樂人生,不過他們的目標似乎都是同一個方向,因為音樂應該將會是他們的人生。串接家長與小孩的是那再平凡不過的音樂聲,然而若沒有里長伯的用心,提供自己的工廠做為音樂練習的場地,這個音樂聲是不會出現在這個場地的,因為它只是再平凡不過的鐵工廠;另一方面,若沒有指導老師的傾心協助,即使是有場地,那也只是一個里長伯的天空之城而已。
這個畫面讓我想到貝多芬曾說過:「我要捏住命運的咽喉,它絕對無法擊倒我」,在台灣學習音樂其實是不便宜的,並不是每個家庭都有機會讓自己的小孩去學習他們喜愛的音樂,然而確有很多小孩子希望能夠有一個練習音樂的機會或是場所。或許他們的家庭背景不允許他們去裝璜舒適的音樂教室學習,然而這間鐵工廠確提供了他們一個實現夢想的地方,雖然沒有冷氣,沒有隔音間,然而陪伴他們的都是和別人一樣的樂器,對他們來說,這些已經非常足夠了,他們想和貝多芬一樣掌握自己的命運,不想讓現實的環境來擊倒他,因為音樂對他們來說,才是自己的生命。